(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池州市石臺縣立足中國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的資源優勢,完善基層科技服務體系,強化校企人才合作,加強本土人才培育,持續推動產才融合,賦能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服務全覆蓋,讓“硒土壤”結出致富果。深入實施“百名科技人才強百村行動”,選派80名科技專家、95名科技指導員,選聘8名大學生科技特派員,成立16支科技志愿服務隊,實現全縣8個鄉鎮78個行政村全覆蓋。采取“科技特派(指導)員+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按照每名科技人員每年“至少聯系1個示范服務點、制定1套技術推廣方案、引進推廣1-2項新技術新品種,舉辦1場培訓班”的要求,定期到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推動做強石臺硒茶、石臺硒泉、富硒康旅等8大富硒產業項目。聯系服務82家企業、505戶科技示范戶,輻射5050戶農戶,幫扶帶動333戶脫貧戶,直接促進農戶及新型經營主體增收320萬元。
校企合作引技術,讓“硒資源”實現稀價值。緊扣“健康富硒養生地”發展定位,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平臺,聚焦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營銷、能力提升等關鍵環節,深化拓展校地企合作交流。截至目前,已與中科院、國際硒研究學會、安徽農業大學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成全省首個富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設立1家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制定全國首個硒產業標準體系,發布《石臺硒茶綠茶》《石臺硒米》2項地方標準、《石臺硒泉》9項團體標準,石臺硒茶、石臺硒米相繼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引進提升涉硒骨干龍頭企業10家,其中涉硒規上企業4家。全縣擁有富硒農產品品牌68個,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個。“石臺富硒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估值11.65億元。
激勵保障重實用,讓“硒專家”引領新希望。完善本土科技人才培育長效機制,制定“石臺名師”管理規定,先后評選2屆共17名文旅、農技等領域拔尖人才,簽訂帶徒協議39份。出臺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辦法,新建技能大師工作室縣級4家、市級1家,2名技能人才成功入選省級名師。加強對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先后評選4屆共39名縣級“最美科技工作者”。支持縣內企業培育技術研發中心17家,其中省級4家,累計投入各類獎補資金達130余萬元。安徽義華農牧科技公司成功研發“皖南黃兔”,填補了全省肉兔品種空白,公司負責人入選安徽省“特支計劃”。安徽大嶺峽谷飲料公司引進3名專家教授,建成水質科研流動工作站,申請2項專利,成功獲得安徽省引才資助。(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