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安徽省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以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引領產業升級,讓“科技之花”結出更多“產業之果”。
今年1月至7月,全省共登記科技成果12379項,其中應用技術類成果12270項。登記的應用技術成果中,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有5658項,占應用類成果總數的46.11%。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已經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在不久前舉辦的中國航天大會和中國(安徽)科交會上,深空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量子信息未來科技產業園、長三角G60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等新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揭牌成立,讓安徽構建的“科創+產業”路子越走越寬。
9月5日,科大訊飛宣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面向全民開放。據統計,訊飛星火上線首日14小時用戶突破100萬。今年以來,安徽省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產業“雙招雙引”,截至6月底,全省人工智能產業招商引資落地項目總數371個,總投資額1634.1億元。研究出臺省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若干政策,省重大科技專項投入5億元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科產一體,塑造發展新動能。安徽省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啟動實施7大省重點研發計劃。制定印發《加快場景創新構建全省應用場景一體化大市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統籌推進全省場景創新工作,全省征集發布場景機會100個。持續加快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推動中電信量子集團在合肥正式掛牌成立、量子計算用國產極低溫稀釋制冷機等項目落戶產業園。起草《推進長三角量子通信骨干網和城域網建設工作方案(建議稿)》,推動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探索應用。(記者 鹿嘉惠)